云课体验 轻松上好国学课
[直播]麻凡老师—— 国学经典教学 “三重境界”内容实录

image.png

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录播。


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我们国学院网的直播还是晚上7:30正式开始,今晚讲座的主题是“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三重境界”,主要针对愿意做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和现打算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小学的老师们,希望能对大家有一个帮助。

各位老师、各位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学院网的直播间,我是麻凡。麻是麻花、麻辣烫、麻辣串的麻,凡是平凡的凡。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国学经典教学的三重境界”,是作为一个国学老师应该拥有的三重境界。

实际上,传统文化走到今天,我们对于为什么要推广传统文化,已经达成共识。但是有一个现象是迫在眉睫,就是我们各个学校和很多老师,在推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现不知道怎么做。今天晚上,我希望这一个小时的分享能对各位老师能有一个帮助。我自己从大学毕业到现在14年的时间,一直在做传统文化教育,不敢说有太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回想这14年,我觉得我有一些失败的教训,我愿意把我这些失败的教训分享给大家,把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经验也跟大家做一个共享。

我把它总结了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我觉得是一个国学老师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的条件或者说一个基础。

这三个条件,第一条就是,我们的老师一定要走进经典。我这个“进”是走进的进,而不是靠近的近。为什么说要走进经典呢?我们怎样能够走入经典、深入经典呢?

走进经典有这样几个步骤:第一步,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老师,一定要去读经典。如果说“三礼”读起来比较晦涩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读一读《论语》,如果嫌《论语》比较长的话,我们可以读一读《大学》,总共也就1000多字,如果说《大学》的义理太深,那么我们甚至可以读一读《三字经》和《弟子规》。如果教传统文化的老师自己不读经典原文的话,他没有办法去教传统文化,而且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以我的经验,书读百遍还是不够的,你比如说《大学》,我们读上二百遍、三百遍其实用不了太多的时间,因为《大学》总共就1000多字,我们读得快的话,十几分钟就会读完。一天抽出半小时读上两三遍,我们有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读上三百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要想象着“把经典读上三百遍,那得需要多长时间”或者“把经典读三百遍,那得多么困难”这些问题。

实际上,我经常跟小朋友们讲的一句话,对大家也是受用的,“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是坚持的力量。” 水没有太多力量能穿破石头,坚持,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老师,我们自己要坚持读经典。

我们和小朋友讲“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实际上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体会,比如说你把《大学》读了一百遍后,你发现你还是不懂,你把《大学》读了二百遍的时候你觉得,隐隐约约是那么个意思,但还是不大清楚。所以这里就涉及到第二点,就是我们走进经典不仅要读,还要明白它的意思。

我举最简单的例子,我经常和大家讲《弟子规》里的例子。很多老师跟我来讨论《弟子规》,说“麻老师,《弟子规》里是有精华有糟粕”。我说“李毓秀夫子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毕竟是儿童教育专家,你如果能从《弟子规》里读出糟粕的话,那你的水平至少要比秀才要高一些。”我指的是康熙年间的秀才,而且还是儿童教育专家。然后,那位老师就笑了说,“我是没他高,但是我就是能知道,他这个有糟粕”。我说“那好,我们来讨论一下,《弟子规》到底哪一句话是糟粕。”然后她就随便讲了一句话,她说“你看,《弟子规》里说亲有疾,药先尝,这就是糟粕。父母亲有了病,要吃药了,儿女要先把这药尝尝,现在这药都是治癌症的药、治心脑血管的药,先吃上一大把,不是吃错药,中毒了吗?”讲到这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是个笑话,但这个老师在很认真地和我讨论这个问题。那我们想一想,李毓秀夫子在那个年代,喝的药,是汤药,汤药所谓的说先尝一尝,也就是说子女给父母亲端过去的时候要用嘴唇碰一碰,这个药烫不烫,这个药苦不苦,是不是需要加点糖,而不是说把这碗药咕嘟咕嘟喝下去。

所以说,我们读经典,要懂经典。第一点就应回到经典那个时代去,如果你不回到经典那个时代,你在2017年的今天,读康熙年间的蒙学读物,很多东西都解释不通。你比如说,像“冠必正,纽必洁”,说穿衣服一定要把扣子都扣上,那大家看我今天穿的是一件毛衫,我没有扣子。假如说我要穿一件西装的话,我不见得要系扣子,我要是穿一个扣的西服的话,我系严谨,敞开怀也潇洒。那我穿两个扣的时候,系上扣不系下扣,我要穿西装两个扣,我把两个扣全系上,那我反到是不符合礼仪了。那要是三个扣呢,系中扣不系上下扣,或是系上中扣不系下扣。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发现,这个“纽必洁”,针对的是清朝满族的民族服装,而且指的是男士的民族服装——马褂。我们这个西装,它不在《弟子规》的讨论范围内,我们不能拿着这句话,来套用我们今天所有的一切。

我们读经典,要还原经典的本来意思,而不是就经典的原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去照抄、照搬、照做,包括我们读《论语》也一样,我们读《论语》的第十章,孔子讲的这个不吃,那个不吃,要这样,不要那样,我们会觉得说太迂腐了。可是我们回到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回到祭祀的时代。祭祀之前要宰杀牲畜,在没有冰箱的年代,肉被放上一天两天,这个祭肉我们到底该吃不吃?它已经快烂了。尤其夏天祭祀的时候在山东,天气炎热,怎么可能再吃呢?所以你拿这个来说夫子迂腐,或者拿这个来说夫子不节俭的话,等于我们就教条了。不是古人教条,而是我们教条。所以在这里我们讲要“古为今用,创新传承”真的是这样的。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把经典的本来的、背后的精神传承下去。那个精神,我们不需要创新。我们需要创新的是展现那个精神的形式。展现那个精神的内容。

我记得在柏林禅寺曾经发生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从日本来的和尚和中国的和尚论禅。大家都知道,柏林禅寺是一个很重要的禅宗道场。日本和尚和中国和尚上午论禅论得很开心,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一点点问题出现了。吃饭的时候,日本和尚坐一排,中国和尚坐一排,大家对着坐,那天中午招待的食物是面条。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家里教育孩子,吃面条要声音小一点,不然显得没有礼貌,要默默地吃,不要出太大的声音。于是中国和尚端起面条刚开始吃,就发现对面的日本和尚,吃面发出特别大的声音,“吸溜吸溜”吸面条的声音吵得让人无法接受。同时日本和尚在那边也发现了中国和尚吃面一点声音没有。于是两国的和尚都静静地抬起头来看看对方,有一点点疑惑。这时候,那个翻译在中间赶忙作了解释,说在日本,包括在韩国,吃面条的时候,吸面条的声音越大,表示对对方、对主人越有礼貌。小朋友吃面条的时候吸的声音很大,父女就会觉得这孩子很乖,因为他告诉父母,我身体很好,我吃面条吃得很开心。可在中国不是这个样子,在中国你大声地吃面条等于没有礼貌。

所以说同样对于礼这个字,我们和日本、韩国虽然是接壤的,我们的文化是同根的,但文化在中国最后剩下的是个“仁”,在日本剩下的是“忠”,在韩国剩下的是“义”,由于空间的不同,我们发现,礼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可是其内涵,其本质都是“自卑而尊人”。把对方放在心里,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文化的差异,看起来就和我们古今的这种形式差异一样。

那么,我们老师怎么算懂经典?我们要到这个经典的背后去,要抛开这些文字,抛开这些形式和内容的东西,看到它核心的内容所在。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经常拿《论语》和大家作讨论,今天就借《论语》的第一句话讨论。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都教过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家说怎么算懂这句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的是什么?这个“习”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最后会“乐乎”?而“学而时习之”和“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这三句话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小的方法,我们读原文,一定要先读。读上一百遍、二百遍的时候,一定要看一些注书。这些注书,我们要对比着看,既要看一些古代的,看《四书集注》,看清朝人编的,也要看新儒家,看现代人编的,甚至看我们当代人编写的注书。既要看这个派别的,也要看那个派别的。比如说我们很多人对《论语》的了解,是从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里了解的,因为南先生的《论语别裁》可以堪称是一个经典。可是南先生在《论语别裁》里对朱熹夫子的《四书集注》作了一个不算系统,但可以讲是一个全面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读到南先生,在批《四书集注》的时候,我觉得聪明的老师一定要把《四书集注》找出来,看看朱熹夫子是怎么说的。我们不是怀疑或者质疑南怀瑾先生,我们也不是一定要批判朱子理学。我们对比着看。因为,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智慧和圣贤的智慧是相通的,我坚信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孔子,我坚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孔子一样,像老子一样有一个非常圆融的智慧,只需要我们去沉静地思考,去“学而时习之”,必然会“不亦乐乎”。所以你看过两个对比之后,我再看看第三家,第四家。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要看自己。看自己是什么意思呢?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现在北大旁边有一个东北饭店,这个东北饭店做的东北菜特别地道,尤其是它的锅包肉,这个锅包肉好到什么程度,我先给大家讲一讲,色泽是什么样的,味道是什么样的,然后它呛出来的香气是什么样的,讲到最后,我自己都把自己讲陶醉了,可是我告诉大家我没有吃过那个锅包肉。而且,我也没有进过那家饭店,可是恰恰在看直播的您呢?您至少吃了10次以上,所以我在这里讲得唾液横飞、眉飞色舞,两个字,假的。但是如果你自己品尝过了,你会发现,这才是麻老师讲的味道,而且麻老师讲的不对。

所以经典我们怎样才算是懂?怎么算走进经典?你要读原典,你要走进去看,回到那个时代中去看,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要自己去体会。如果你自己不体会,仅仅是去读、去看,最后那个经典永远是别人的,你要把经典变成自己的。就像有那样一句话,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一定要亲自尝一尝。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点,我们作为国学老师,或者想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要走进经典。走进经典又有这样三条要点,第一条我们要读原典,第二条我们要跨越时间、跨越空间,通过不同的对比,通过不同人的注书去了解它。最后一点是一定要去真的去做,去体会。讲实话各位老师,如果我们这辈子,没有一次,没有那么一刻、一秒钟体会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那你你这一辈不管怎么讲,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也不可能送到孩子们的心里,因为你自己都没有体会过,你必然就会不懂。所以走进经典,我们必然要体会经典,这是和大家分享的第一点。



我们说有这样三个境界,那第二个境界是什么呢?

我们做老师的主要任务还是教学生。我们自己读原典,去懂,去导行,我们要求我们的孩子也要读原典,也要去懂,也要引导孩子去导行。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读经典的方法,其实读经典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我们现在非常流行的吟诵。吟诵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式。而且吟诵主要是由方言来吟诵。我们国内有很多这样的吟诵专家,有很多社会上的吟诵团体。我们现在有很多老师在学校里推广吟诵,为什么大家会喜欢吟诵呢?就是因为吟诵起来的感觉,和中国的平仄、合辙押韵都是非常契合的。最简单的,我们就拿《百家姓》来说,《百家姓》实际是一部很简单的经典。我们吟诵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小朋友吟诵起来,很有味道,(麻凡老师吟诵)“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就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调调吟诵经典。我本人唱歌是跑调的,而且我非常非常不敢唱歌,现在虽然敢唱,但是还是唱得跑得很厉害,但是我非常喜欢吟诵,而且吟诵也没有跑调一说。所以虽然吟诵有几个原则,比如说像平长仄短,像平弱仄重,但我们只要把握这几个原则,人人都可以吟诵,而且小朋友很喜欢这种方式。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用京剧念白的方式,也可以用正常读书的方式。

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喜欢用“三三五”的读书法,让孩子们把心静下来。其实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我们人这一辈子,很难把心静得下来。我经常这样讲,这个人在回家下班的路上,他不想的是怎么好好走路,而想的是我今天晚上吃点啥,一会去菜市场要买什么菜。买菜的时候他琢磨着,这个饭要怎么做,做饭的时候他想着吃完饭我要出去溜溜弯。溜溜弯的时候他想着,今天躺在床上绝对不玩手机,我要好好睡觉。就发现,人不是在追悔过去,就是在畅想未来,我们很难活在当下。我们大人是这个样子,孩子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的教室里,同样的老师,同样的作业,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试卷,最后有的孩子考100分,有的孩子考50分,就是因为孩子们的专注力不一样。孩子看起来在那坐的很认真听老师讲课,实际上他的心思早不知道跑到哪去了。大人、孩子都是一个道理。

那怎么活在当下?读书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身体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分,腰挺直,脊柱伸直,头中正,目视前方,这叫身正;然后要把这本书放在我们桌子正中间,然后拿手点住,这叫书正;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叫心正。我们如果有在一线的老师可以把它记一下,这叫三正,第一是身正,身正的前提是,你的桌子、椅子都要正,孩子写作业、学习、读书之前一定要正身。正身才能正心。第二点是是书正,第三点要心正。这三点就是让孩子能把心踏实下来。我们不要小看身正,我用倒数“五四三二一”来规范孩子们的坐姿。身体坐在椅子前半部分,注意不是椅子往前,大家看一看,椅子靠背和身体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有二分之一伸直三分之二的距离,身体坐在椅子前半部分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腰挺直然后头中正,目视前方,两脚平铺于地,两脚间的距离和肩膀等宽,小腿和地面自然垂直。

第二叫“三到”,“三到”是什么呢?“眼到口道心到”。就是你眼睛要看着这个书,嘴要读着,同时关键心要想着。有了“三到”以后还有一个叫“五清”,“五清”是什么?“拿手指清,眼睛看清,嘴巴读清,耳朵听清,最后是心要清除杂念”

“眼看清,手指清,口读清,耳听清,心清除杂念。”

所以大家注意,“三正”落在“心正”上,“三到”落在“心到”上,“五清”落在哪里?“心清除杂念”,所以最后全是落在心上。

我们看起来是在读书,实际是在修炼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整个人静下来,静下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会四个字叫活在当下。他能活在当下,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就能够全神地去听,他能活在当下,他在写作业的时候他就能够贯注地去写。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三正三到五清”,他读起书来的状态是这样的,我没有书,我找一本假装《大学》,把它打开,用手点住。(示范朗读)“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全都在这个书上。最后,他就能在读书的时候,让自己的身心一致。通过读书,也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同时可以让孩子能够用最快的、最短的一个时间把经典背下来。背下这些经典对孩子们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所以要想让小朋友走进经典,老师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领着孩子们读,而且要大量地读,我们现在有的学校,一个学期,只读一本《弟子规》。一个学期学一本《弟子规》,进程是很快的,但按照读书的量来说太少了。以我的经验,小朋友读《弟子规》一个月,每天一遍,三十天之后三十遍人人会背。《百家姓》每天十分钟,十五天人人会背。这个是不分成绩好坏,不分孩子记忆力好坏的,只要是小朋友人人能做到。

所以我们掌握了这样一个基本的数据,(回答日月老师的提问)对,幼儿也是,我刚才讲的是小学生,小学生已经识字了,这个识字,对他们背诵也是有帮助。幼儿园这块我还不敢下定论,因为幼儿园有一个情况,小朋友背下来没有太大问题,跟小学生是差不多的,甚至更好,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他不识字。所以他是像顺口溜一样背下来,他没有办法和字相对应。但即便这样,也是可以的,我们这位日月老师,如果您是幼儿园的老师,如果您教的是中班或大班的话,我建议您就从《百家姓》开始。因为《百家姓》本身读起来,孩子们很喜欢,能够感觉到文字在舌头上翻滚的感觉。第二,孩子应该能体会到,读书的美感,所以我们试着,一天十分钟,就读《百家姓》,不要读多。或者,如果幼儿园有时间的话,我们自己可以安排课程的话,我们抽出两个十分钟。然后,你看看我们中班或者大班的小朋友用多长时间可以背下来。因为我刚才讲的那个数据,我是针对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孩子,这个是我自己和孩子们共同经历过的,幼儿园这块儿,还请这位园长,具体地去实践一下,然后把这个数据再反馈回来,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我印象中孩子们记忆的速度应该是差不多,因为他只是念滑句,实际上和这个字应该对应不上。这是我们让孩子读经典。第二点,我们一直有一个小小的误区。这个误区,是这样来的,我们大陆的国学教育,最开始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叫经典诵读。那我们都知道,王学贵老师一直在推广经典,而且对我们整个大陆地区,国学经典的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自己也是王学贵老师“读经运动”中的一个受益者,而且我也一直坚持着王老师的很多的理念。但有一点我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一点点不一样的理解。经典到底能讲不能讲给孩子们的问题。我自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蒙学的经典讲,《四书》也讲,尤其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这个书,我们能读得,圣贤能讲的,为什么孩子就不能去理解、去讲呢?

我举一个例子,我昨天晚上和几个朋友吃饭的时候,还在讲这个例子。有一天我在上《论语》课的时候呢,我让我的学生们背书,我说谁能把这些书背下来,老师奖他两个巧克力糖,这两个巧克力糖是我朋友从美国带回来的巧克力糖。背完之后给大家分,分到巧克力糖之后,很多孩子都没有吃。有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他就跟我说,“老师,我还能再背一章,我多背一章,您能多给我一块吗?”然后我就问了他一句,我说“为什么呀?”其实我是随口问的,然后这个孩子讲的话,让我非常地感动。他说“如果您再给我一块的话,我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他们就每个人都有一块了,我不要没有关系。”那一刻我就觉得,一年级的孩子,和夫子“利他”的那个心,和夫子想的“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那颗心,和夫子所讲的经典里的孝悌“其为人之本与”的那颗心,他已经去体会,而且他已经去做到了。我看到很多孩子也不吃那个糖,我就说“你们不吃也是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吗?”孩子们就点头,我就想这就是读经典、学经典的孩子们,甚至孩子不学经典,不读经典,他的心和圣人的心也很近。那为什么在孩子心灵最纯净的时候,我们不把圣贤的这些东西交给孩子呢?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怕自己讲错。我们尽量也少讲,跟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我记得在学《论语》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最后讨论的程度,讨论的深度,我想远远不是一个小学生所能讲出来的一些话,所能思考出来的一些事情,可是最后这一切就是发生了。我发现,实际上孩子的心和圣人的心离得更近。经典,是可以讲的,而且经典是可以给孩子讲的。

如果我们实在还觉得说“老师我自己可能不够专业”,或者说“老师我没有读过那么多解经注书的书”,那怎么办?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我们解一解蒙学好不好?《弟子规》是可以讲的,《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一百一十三件事,我们把这一百一十三件事,一件一件讲给孩子们,这个情理都是通的。

比如,实际上“父母呼应勿缓”这六个字跟天人合一、恢弘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中国文化是一致的。“父母呼应勿缓”这六个字和夫子的心是一致的,而且“父母呼应勿缓”这六个字是通天通地的。我在这跟大家讲这六个字的意思是我们大家不要怕讲经典,我们不要怕讲错,如果你总是怕的话,如果你给孩子们讲“父母呼应勿缓”,只是讲爸爸、妈妈叫我们,我们要马上答应不要缓慢,那我给你60分。为什么?因为我们讲对了,讲对了就及格。讲对了就对孩子有用,讲对了就对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帮助,60万岁。可是我们能不能得100分呢?可以。“父母呼应勿缓”,可是父母不呼呢?就是爸爸、妈妈叫我们,我们要马上答应不要缓慢,爸爸妈妈不叫我们,我们能不能体会到爸爸、妈妈的需要,然后提前去做到?那这个是不是就是更深了一步。“父母不呼”也“应勿缓”,这个可能就能打到75分了。可是仅仅“父母呼”吗?我们的老师“呼”呢?我们的“事诸父,如是父,事诸兄,如是兄”我们其他的长辈呼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应勿缓”?我们是不是对其他的长辈,对我们的老师也应该做到不“呼”也要“应勿缓”?我觉得到这能够得85分了。可是只是对长辈吗?对同学对比我们小的人呢?我们能不能有一颗心怀家国、礼敬世人的心呢?如果到这可能就95分了。那怎么能100分?100分的时候可能就是我们的心已经彻底和圣人的心一致了。那个时候已经不用“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了。所以我们讲经典可以很浅,也可以讲得很深。我们可以把弟子规讲成圣人的心,也可以把《中庸》里的儒家心法,讲到我们生活里去导行、去力行,讲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这第二点我是明确我的态度。我们要给孩子讲,但是我们要慎重,而且老师在讲之前一定要深入地去学习。

最后一点其实很重要,就是我讲的要让孩子去导行经典。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去尝到经典的美,我记得我让我的小朋友去给父母亲洗脚,然后有一位家长就特别有意见,打电话给我说“麻老师你不要让我的孩子给我洗脚了,我的脚不脏”。我当时就笑了,我说“孩子给您洗脚不是因为您脚脏,而且孩子给您洗脚也不是因为您脚脏需要洗。”是当小朋友蹲在爸爸、妈妈脚下的时候,他用他那个小手捧起爸爸妈妈的那双脚,那一刻降服的是孩子心中的傲慢,长养的是他心中的谦卑。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给父母洗脚不是父母需要,而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我们让孩子去做家务,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而是让孩子体会去承担,体会责任。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去导行,帮助孩子去导行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古人的教育是很有智慧的,古人最先的一号教育是洒扫,就让小朋友学会擦桌子,学会扫地,学会去做一些普通的家务,照顾自己,照顾家人;第二叫应对,应对就是礼仪教育,要会说话,见到长辈要懂得称呼,知道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用什么样的礼仪,这是礼仪教育。第一个洒扫是生活教育。最后一个叫进退,进退就是人格教育。古人的洒扫、应对、进退,分别就是对应生活教育、礼仪教育和人格教育,实际这个次第是非常好的,我们要让孩子导行可以从洒扫开始进而到礼仪教育,最后到人格教育,让孩子去体会这一切。

有的爸爸妈妈把小朋友所有的事情都包办了,他们认为这是爱,可是殊不知,这真正是对孩子最大的一种戕害。爸爸妈妈如果不能尽早地体会到这个道理,那这个小朋友实际上说得严重点,是不幸的,因为他没有一对智慧的父母帮助他去学会生活,怎么样懂的礼仪,最后来完善自己的君子人格。所以说,我们最后要帮助孩子去导行。


最后一点。我讲的三个境界的最后一个境界是我们作为老师,要拿自己的生命来诠释经典。

最后甚至我们就是经典,这个话说起来、听起来好像有些大,但是如果大家没有这样大的决心,没有这样大的目标,那我们可能连一个中等的结果都达不到。所谓“大智得中,中智得小,小智不得”。我们自己活成经典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读了很多的书,也讲了很多的道理,可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真正能做到?我觉得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苏东坡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

苏东坡他总被贬谪,在中国有一派诗人叫贬谪派,当官当不了什么大官,又给贬下去了,过两天给提上了,又给贬下去了,每位贬下去的时候心里都特别的郁闷。苏东坡和其他的人不一样,苏东坡是一个修禅修的很好的人,他也学儒家,也学佛法。他和佛印禅师离得很近,经常和这个老和尚一起去斗一斗禅机。有一天,苏东坡在礼佛的过程中,他突然就觉得,也没所谓,我不就被贬了嘛。他觉得,千顷良田也不过是三顿饭,万坐华厦也不过是半张床,人活着活个大岁数也就一百来岁,我为什么要为这些无谓的事情而痛苦呢?所以那一刻苏东坡就觉得自己想开了。他就把那个纸铺开,拿着毛笔在纸上写了四句话,那这四句话是一首偈子,一般都是修禅的人在开悟的时候会说几句话,苏东坡写“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之后,他就觉得自己通了。他为什么觉得自己通了呢,他觉得,“你看我在这礼佛的过程中,我稽首佛光照亮了大千世界,也照到了我苏东坡的心里,我一下弄明白了,什么官大官小,什么钱多钱少,什么夸我骂我,没所谓。我最后已经端坐紫金莲,所以我成了。”所以,苏东坡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圣贤的境界。

大家注意一下,这是很可怕的,之所以说这是很可怕的,是因为当我们自己认为,自己活成经典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画一个大问号要警觉。

苏东坡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修禅的人,他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境界。然后他把这首诗叠一叠,让他的侍者送到佛印禅师那里去。老和尚见到这个偈子呵呵一笑,拿起毛笔在上面大大写了四个字,写完之后把信叠起来好交回去。

侍者把信交到苏东坡手里,苏东坡非常地激动,因为这是老和尚对他的勘验,他到底达没达到圣贤的境界,他的心到底通没通,他是不是像那样达到了他想的那样的境界,于是苏东坡颤抖的打开这首偈子,只见老和尚再在上面写了四个字——“狗屁狗屁”。就是在讲你这个偈子狗屁不通,狗屁不如。

苏东坡的火一下子上来了,说我行或者不行,你好好和我说,为什么要骂人呢。于是当时的苏东坡就赶快去找佛印禅师,而且非常生气地捣门,小沙弥就出来说,“东坡居士回去吧,老和尚今天不见客人”苏东坡就跳着脚在门外喊,说:“你骂完我了,你不出来!”正喊得最厉害的时候怎么样,老和尚“啪”的一下把门打开,哈哈大笑:“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说“你不已经八风吹不动了吗?你不已经钱多钱少,官大官小,夸我骂我都没所谓了吗?我就骂你个狗屁你就过来找我打架?”所以我最后讲的这个境界,老师要把自己活成经典,咱们老师要警觉。警觉哪里呢?我们不是经典,我们把自己当成了经典,我们没有成圣贤,我们误以为我们就是圣贤。我们在教孔子的书,我们以为我们就是孔子。我给大家讲,一开始我说“我坚信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孔子,我坚信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有跟孔子一样圆满的智慧和灵魂。”可是就像每个灯一样,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光亮的,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它就蒙上了灰尘。这就跟我们讲的内容一样是假象。所以当灯蒙上灰尘以后该怎么样让这个灯重新发光,重新擦亮?在《大学》里这叫什么?叫“明明德”,就是要弘扬、要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修正自己,哪一位老师如果觉得“哎,麻老师,我好像觉得我成了,我好像觉得我跟孔子一样了”,在这时你一定要画一个大问号,要警觉。因为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发现当时的一种傲慢的心态。

有位同学说自己“成”了,那你一定要给自己画一个大问号。因为成是有标准的,我又想起另外一个故事来。有一位也是学道学得很深的一位先生。他觉得他“成”了,他“成”有什么标准呢?他就觉得天下的人都是一样的,所以天下的事儿都是一样的。我对我儿子和我对我妈是用一样的心。有一天他的一位老师,很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师进来讲学。大家都坐在那,一看老师进来了,所有人都站起来了。只有这位先生坐在那,因为他觉得老师就是我,我就是老师,我们没有什么差别。这些礼仪——因为道家认为礼仪没有太大的作用,礼仪是人心不行的时候才需要礼仪。所以他就坐在那,一动不动。因为他觉得他“成”了嘛。然后,老师走过去说,“我来了,你怎么不站起来呀?”这位先生就说“我成了,老师就是我,我就是老师,我跟自己没有必要讲这么多的礼仪、礼数。”这老师也不生气,微微一笑,抬起手来,照着他的脸“啪”的就是一巴掌。这一巴掌扇得他满眼冒金星,脸上一个五指山的印,他当下就火了,噌的一下站起来。然后老师就说“哦,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刚才是打我自己,你生什么气啊?”

所以说“成”,是件很难的事情,我们这个时代,出圣贤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萧雅老师说的,“身在尘世中,如何能成啊!”可是,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梦想不一定是用来实现的”。夫子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成,夫子到60岁的时候才觉得自己耳顺,夫子到70岁的时候才“随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不逾矩”时候那是“成”了。可夫子“成”才“成”了两三年,而且是在临去世之前的两三年,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大家慢慢地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但是也不要把它当作一个必然实现的目标。因为夫子活着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君子,勉强而已矣”。不要说圣人,连贤人都不敢企及,我们要有这个志向,但不要经常幻想。什么最重要?当下的每一件事情最重要。我举几个例子,好好吃饭、你吃饭的时候能体会饭菜滋养身体的每一个瞬间,你咬每一口饭菜的时候,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很重要。好好睡觉,躺在那里,7分钟之内能睡着,不躺在那里玩手机,安安静静地去睡觉,心很平静的去睡觉,这很重要。好好学习,认认真真的看书,看书的时候能够和书,和书里的人去对话,这很重要。好好的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你能把身边的每一个人装在心里,这很重要。你能够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能够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很重要。当你把以上这四件事做好的时候,你会发现,“成”或者“不成”,好像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就是按照经典中的文字在生活,你也渐渐的把你的生命活成了经典中的文字。你能体会到自己那种平静、从容、喜悦的感觉。那个感觉是从内心生发出来的,非常美妙的,不能言说的感觉。

我最后再把这四点重复一遍,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学习,把别人装在心里,好好的善待他人。所以说,我们当一个国学老师,与其说我们教孩子,不如说孩子陪伴我们成长。因为,如果没有孩子们,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很难这么认真地对待自己生命,至少我是如此。我相信有很多正在看直播的老师,或者跟我一起有过同样体会的老师,一定能认可我的观点。


好,我最后再把我这三个观点,再跟给大家作一个总结。

第一,我们作为老师要走进经典,我们要读经典,要懂经典,要力行经典;

第二,我们作为老师要引导孩子读经典,懂经典,力行经典;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我们要把自己活成经典。

好,各位老师,那今天晚上,我们国学院网的直播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是8:30分,我不知道我讲的东西对大家有没有用,但是我希望今天晚上,我们此刻在直播间里的每一位老师,能够睡一个好觉,大家试着在7分钟内入眠,试着不看手机入眠,我希望每一位老师能够夜梦吉祥,祝大家早日“成”。

好,各位老师,我们再见。

分享:

网友评论
共有 1 条评论
不言之教
学习经典,要动口动心,知行合一。
2017-12-05 00:02:43 回复